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2019年上海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
《201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发布:在科创板上市的上海企业达13家,位居全国第一
去年上海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4%
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2019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4%左右——《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左右的目标,已提前完成。昨天,上海市科委发布《2019上海科技进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组数字分外亮眼:去年,上海科研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28.4%;去年1月至11月,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同比增长23.2%;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同比增长10.51%;在科创板上市的上海企业已达13家,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上海科技以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为主线,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原始创新方面,沪上涌现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稳固钙钛矿半导体等一批重量级成果。全年上海科研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共计87篇,约占全国总数的28.4%;其中,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优秀论文的两篇中国论文均出自上海。
《报告》还显示,过去一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稳步推进。张江实验室持续聚焦生命科学、光子科学与微纳电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以张江科学城为主要承载区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涵盖光子、生命、海洋、能源等领域。其中,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在张江科学城初步成型。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启动建设,软X射线装置顺利出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投入试运行,硬X射线装置实现核心部件突破和国产替代,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上海光源二期、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设施加快建设,已建大科学设施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随着科改“25条”及相关细则落地,沪上涌现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各类研究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在体制机制上试点“三不一综合”,即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施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极大提高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去年,上海还启动了国际人类表型组(一期)、硅光子、量子信息技术等九个市级重大专项。其中,国际人类表型组、硅光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研发与集成测试作为首批市级重大专项已开展中期评估;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全脑神经联接图谱与克隆猴模型计划这两个市级重大专项加快实施;凝练形成超限制造、糖类药物、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并作为新一批市级重大专项开始布局。
另外,全市已建或培育各类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近20家,聚集和培育人才全队1200余人,产学研合作单位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和团队近150家,撬动社会投资约60多亿元,带动和培育产业规模近百亿元。
【编辑:黄钰涵】
同类文章排行
- 卖包子不再是主业 老字号狗不理转型算不算成功
- 海军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在山东青岛正式入
- 中国军人的“年度账单”来了!看不够的精彩
- 画展频现抄袭作品,只因惩戒力度不够?
- 动物园开进商场资本动辄携亿元入局 能否打开新
- 上下游护水利益捆绑 赤水河联防治污动真的
- 凭祥,其实也没什么
-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让江南好风景成为一张中国
- 台媒:依民进党党章 蔡英文将回锅重任民进党主
- 电商百亿补贴掀年货大战 “薅羊毛”还得货比三
最新资讯文章
-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
- “2020中国影视节”在马来西亚启动
- 2020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在北京举行
- 回眸2019电视剧:主旋律成荧屏热点
- 电影《黄牯头》首映 呈演改革开放乡村蝶变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全国12家文博机构联合展示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之
- 辽宁科技考古确认战国墓内7枚“蜻蜓眼”真实身
- 张大春书法展将在台湾高雄启幕
- 经济观察:长着“电影脸”的重庆,能否吃好文
- 法国艺术家禾碧霖邀观众一起“入画”
- 影视行业深度调整,你等的爆款可能已在路上
- 百件造像带来南北朝佛教艺术盛宴 “映世菩提”
- 佛教中国化的现在进行时:用传统文化浸润宗教
- 《妖怪学校》放飞想象力 让国产妖怪走进孩子生
- 兰州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民众吼秦腔学剪纸冬闲“
- 山东文旅融合遍地开花 以智慧创新撬动产业发展
- 《蒙克传》还原画家一生:真实的蒙克是怎样的
- “江加走木偶头”传承人:非遗正当“潮”
- 2019年上海GDP预计增长6%以上 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