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台胞在闽圆“博士梦”:冀用经历和知识影
毕业了,70岁的苏金淼喜不自胜,“我花了约七年时间在福建求学,如今获得博士学位,弥补了年少时求学的遗憾。”
两天前,福州大学怡山校区内,苏金淼一身西装,花白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完成了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论文答辩。
苏金淼祖籍福建泉州。退休前,他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云林县政府工商发展投资策进会副总干事,也是“顺武堂”在台湾的第四代传人,曾在日本、新加坡、法国、美国、南非等多个国家传授武术。
2011年,在朋友推荐下,他来到福州,准备报考福州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谈及为何来大陆求学,苏金淼说,大陆是他的根,他对大陆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很向往。
“大陆的壮丽山河,不是人工景区可以媲美的,这里每一处都写满了故事,值得细细品味。”来到大陆学习后,他更加感受到了大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尽管40年生疏学业,学起来十分吃力,但苏金淼凭着一股子认真,在复习8个月后得偿夙愿。他告诉记者,年幼家境贫寒,为减轻家里负担,在东吴大学经济系学习不到两年就休学去当了一名武术老师。
现实与理想的错位,让苏金淼决心“无论年龄多大,都要坚持念下去,圆年少求学梦”。在福州大学,他师从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朱祖平教授。
在这约7年的求学岁月里,苏金淼克服了年龄带来的种种困难,以及经常往返于两岸的奔波劳累。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唐振鹏教授亲切地喊其“苏大哥”,“我对他的钦佩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他那种执着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开始面向台湾地区招收博士生,截至目前顺利毕业的有4名。与苏金淼同班毕业的台籍女博士王淑媚说,他是大家坚持学习的榜样,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他,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对于自己的特殊“弟子”,朱祖平教授赞不绝口。“毕业最为困难的就是要发3篇核心期刊论文,以及要用数理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来研究课题,对于年轻的博士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苏老先生在还有很多事务要忙的情况下,坚持了2500多个日日夜夜,能够毕业十分不易,令人佩服。”
为了完成三篇核心期刊论文和毕业论文,苏金淼着实费了不少工夫:跑了200多家企业做选题调研;对着网上教程,笨拙地敲打键盘,一步一步跟着学算平均值、基差和画表格、画图;专门拜访台湾各大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请教艰涩难懂的专业问题,写了好几本笔记……朋友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学痴”。
苏金淼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两岸经贸互动下提升台湾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政策因素之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选题,他的解释是: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很大,这些年台湾的经济增长几乎是靠与大陆经贸往来支撑的,没有大陆的支持,台湾经济很难健康发展。
再过两天,他就要返台了。他对记者说,目前他在台湾授课,但可能会来大陆的大学讲课;趁着身体还硬朗,希望可以用他的经历和知识影响更多的人。(完)
【编辑:王诗尧】
同类文章排行
- 卖包子不再是主业 老字号狗不理转型算不算成功
- 海军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在山东青岛正式入
- 中国军人的“年度账单”来了!看不够的精彩
- 画展频现抄袭作品,只因惩戒力度不够?
- 动物园开进商场资本动辄携亿元入局 能否打开新
- 上下游护水利益捆绑 赤水河联防治污动真的
- 凭祥,其实也没什么
-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让江南好风景成为一张中国
- 台媒:依民进党党章 蔡英文将回锅重任民进党主
- 电商百亿补贴掀年货大战 “薅羊毛”还得货比三
最新资讯文章
- 不能让古镇长成一个样 文旅征程上的古镇千万别
- “2020中国影视节”在马来西亚启动
- 2020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在北京举行
- 回眸2019电视剧:主旋律成荧屏热点
- 电影《黄牯头》首映 呈演改革开放乡村蝶变
- 《新中国经济学研究70年》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全国12家文博机构联合展示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之
- 辽宁科技考古确认战国墓内7枚“蜻蜓眼”真实身
- 张大春书法展将在台湾高雄启幕
- 经济观察:长着“电影脸”的重庆,能否吃好文
- 法国艺术家禾碧霖邀观众一起“入画”
- 影视行业深度调整,你等的爆款可能已在路上
- 百件造像带来南北朝佛教艺术盛宴 “映世菩提”
- 佛教中国化的现在进行时:用传统文化浸润宗教
- 《妖怪学校》放飞想象力 让国产妖怪走进孩子生
- 兰州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民众吼秦腔学剪纸冬闲“
- 山东文旅融合遍地开花 以智慧创新撬动产业发展
- 《蒙克传》还原画家一生:真实的蒙克是怎样的
- “江加走木偶头”传承人:非遗正当“潮”
- 2019年上海GDP预计增长6%以上 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